-
×县实施“五情五进”工程促进农民增收的探索与实践(页2)_会议发言稿
2025-04-30
-
2025-04-30
-
2025-04-30
-
2025-04-30
-
2025-04-30
更新时间:2023-10-28 11:39:28 发布时间:24小时内 作者:文/会员上传 下载docx
×县实施“五情五进”工程促进农民增收的探索与实践(页2)_会议发言稿
2025-04-30
2025-04-30
2025-04-30
2025-04-30
2025-04-30
×县实施“五情五进”工程促进农民增收的探索与实践
政策进万家。政策是调动农民积极性,保障农民增收的前提。组建县乡政策宣讲小分队,深入村、组、农户宣讲中央1号文件、省委1号文件和《农村土地承包法》、《村民委员会组织法》等与“三农”有关的政策和法律,以及县上出台的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。今年以来,全县1819名干部参与宣讲,开展宣讲活动1700多次,直接听讲群众15万余人次,印发“政策进万家”宣传资料10万余份。结合沐川实际,制定出台了《关于进一步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》、《关于加快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》、《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》、《关于实施五万农民工培训工程的意见》等多个政策性文件,为推进农村经济持续、快速、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。按照“多予、少取、放活”的方针,认真落实农业税下调3个百分点的减税政策,全县减免农业税381.43万元,及时兑付种粮补贴129.67万元,全县农民人均减负23.2元。兑现退耕还林补助金2541万元。
项目进万家。项目是帮助农民增收的核心和基础。县委、县政府加大对农民增收项目的研发、引进、储备和推广力度。依托永丰公司、县食品公司、一枝春茶叶集团公司、裕农淀粉有限公司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,引导农户大力发展具有沐川特色的畜牧、林竹、茶叶、药材等种养业项目和农产品加工项目。今年,涉农部门组织建设标准化、规模化的各类无公害种植业示范基地11个,面积5639亩;新建肉兔、山羊养殖基地6个,养殖兔、羊2万多只;发展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104户,其中出栏150头以上的大户35户,有力地辐射带动了种养业的发展,农民增收支柱产业基本形成。目前,全县拥有林竹135万亩,茶叶6.5万亩、金银花1.4万亩、黄白姜1.2万亩。1-9月,全县出栏生猪12.8万头,同比增加2.03万头,增长18.8%;出栏山羊2.7万只,同比增加0.9万只,增长51.3%;出栏肉兔26.2万只,同比增加21.8万只,增长5倍。在抓种养业项目发展的同时,大力发展劳务经济,全县劳务输出4.13万人,同比增加2800人,其中境外劳务输出增加304人。大力扶持项目实施,加大支农资金投入,着力解决农户缺少项目启动资金的问题。今年政府农业预算支出达到1054万元,比上年增长16.9%,县农村信用联社为近4万农户投放农业贷款5479万元。项目进万家实施以来,帮助农户实施增收项目211个,有一个以上增收项目的农户达38874户,占全县总农户的88.7%。
科技进万家。科技是推动农民增收的动力。采用“专家+龙头企业+农户”、“专家+农技推广机构+农户”、“专家+专合组织+农户”等形式,加强农业技术推广。涉农部门抓培训,搞示范,加快优势农产品开发,促进技术成果转化。建立科技兴农示范片2000多个10多万亩,种、养业科技普及率达71%。建立县乡科技小分队36支,在全县19个乡镇建立“流动农民学校”和“田间学校”,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办到村组,把培训课上到田间地块。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20万元,对3000多农民工进行了职业技能培训。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642期,培训农民7.8万多人次。发放“科技便民连心卡”,把科技人员姓名、服务项目、联系电话发放到农民手中,接受群众咨询1.1万余人次,解决技术难题1250项。
共4页,当前第2页1234